Wen-Hsi (Chen) Harman
  • News
  • Gallery
    • Portfolio >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0
      • 2009
      • 2007
      • 2006
    • Solo Exhibition >
      • Meditative clay 沈思的土
      • In-Between
      • PhD viva solo show
      • The Language of Ceramics
      • Identity: story of the object
    • Artist in residence >
      • 2023 NES Skagastrond. Iceland
      • 2022 Faenza Art Ceramic Center. Italy
      • 2022 Cove Park. Scotland. UK
      • 2021 A. I. R Vallauris. French Riviera
      • 2020 Kaunas Bone China Symposium
      • 2019 International Ceramics Studio. Hungary
      • 2018 Shigaraki Ceramic Cultural Park
      • 2017 Bundanon Trust. Australia
      • 2016 Yingge Ceramics Museum
      • 2015 Guldagergaard International Ceramic Research Center.Denmark
    • Past Exhibitions >
      • Library of Art
      • WondeR
      • Land of Curiosity
      • 心之所向
      • Pay & Display Prize 2017 Open Exhibition &Competition
      • The 8th Gyeonggi International ceramic Biennale, Icheon, South Korea 2015
      • TopDrawer. London 2016
      • Muse: The Collection Inspires
      • P/ART (Producers art fair) Hamburg. Germany
      • Taiwanese female ceramicists
      • The ceramic festival in Skælskør,Denmark
      • New Designers 2015
      • Good to eat
      • The human condition
      • CGP London 30th Annual Open Exhibition.
      • Art on A Postcard
      • Materiality
      • Laura's Place
      • Creative Sparks
      • World Event 1000 Young Artists
      • Great Summer Exhibition
      • Cause and Complexity
  • Press
  • Project
    • 東京國際飯店 Tokyo International Hotel. Taipei. Taiwan
    • 在之中 In-betweenness
    • Porcelain Rose petals
    • Taiwanese bananas
    • The sculptural spoons
    • Taiwanese female ceramicists
    • Fusion- where two minds collide
    • A Disappearing Culture – The Amis earthenware tradition in Taiwan
    • Land series
  • presentation
    • Early Stage Researcher Conference 2017: Impact
    • Early Stage Researcher conference 2016
    • 16 July 2015 Guldagergaard International Ceramic Research Center, Denmark.
    • 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aiwanese Young Scholars in Europe
  • Statement/CV
    • CV
    • Biography
    • 中文版
  • Contact
  • Workshop
    • 2023 Iceland冰島 8-9 years old kids
    • 2023 Iceland. 10-12 years old. 冰島.
    • 2020 Workshop
  • Travel blog
  • PhD progression show
  • Time gaps

文曦陶瓷藝術創作

學經歷介紹(中文版)
 
稱謂:陶瓷藝術家 陳文曦   Wen-Hsi Chen 
網站:https://www.wenhsichenceramics.com
出生:1984年。臺北,臺灣。


學歷 

2006年於臺灣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大學畢業
2009年於臺灣臺灣國立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畢業,
                   主攻中國藝術史<六朝雞首壺研究>。
2010年於英國創意藝術大學
​      (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
         碩士畢業,主攻當代手工藝陶瓷創作。
2013年於英國威爾斯大學(CARDIFF UNIVERSITY)
         取得基礎證書
       (FOUNDATION CERTIFICATE),
         主攻創意寫作(CREATIVE WRITING)
 2018年於英國巴斯泉水大學
       (BATH SPA UNIVERSITY )
​         藝術和設計學院博士畢業。

駐村藝術家和藝術家研究會
​

2022年 英國 蘇格蘭  灣園藝術駐村
            (Cove Park)
2021年 法國南部  蔚藍海岸瓦洛里斯藝術駐村
          ( A.I.R Vallauris. French Riviera)
2020年 立陶宛  考那斯骨瓷研究會        (International Bone China Kaunas)
2019年 匈牙利  國際陶瓷藝術工作室 (International Ceramics studio)
2018年 日本 滋賀縣 甲賀市  信樂町陶藝之森 (Shigaraki Ceramic Cultural Park)
2017年 澳洲  班達農信託駐村藝術家
(The Bundanon Trust residency)
2016年 臺灣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駐村計畫. 駐村藝術家
   (New Taipei City Yingge Ceramics Museum)
2015年 丹麥  國際陶瓷研究中心 駐村藝術家
          (Guldagergaard-ICRC
​          (International Ceramic Research Center))
​
節選藝術家演講分享部分
 
2021年 <樂土>臺灣阿美族陶瓷傳統。
              聯合國陶瓷藝術協會 芬蘭線上講座
              主題:<邊緣,在地性與媒材>
2021年 <陶土是否可以處理國家文化身份
             認同>。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
​              與澳洲當代亞洲中心線上講座
2020年 <陶瓷藝術家創作過程>。
              立陶宛國際瓷土協會
2019年 <文曦陶瓷藝術創作過程分享>。
              英國布里斯多時間畫廊
2019年 <國際陶瓷日陶瓷藝術家分享>。
             匈牙利國際陶瓷藝術工作室
2018年 臺北和布里斯多之間-陶瓷藝術家文曦。
              跨界東方,IAC,臺灣新北市政府。
 2018年  <文曦陶瓷藝術家創作分享>。
               德國勒姆希爾德Römhild國際陶瓷研討會
 2016年 <從陶瓷藝術創作淺探家鄉臺灣文化
​              身份認同>
              英國巴斯皇家科學文化協會
             Bath Royal Literary & Scientific Institution

2018年在英國巴斯泉水大學取得藝術博士,
主修陶瓷藝術創作和理論。
博士論文的主題探討跨文化的身份認同,
主要使用的媒材為瓷土(porcelain),
藉由陶土藝術的創作,
提供自我審視,逃離真實中的種族歧視,
身心處於兩地——臺灣和英國,
面臨其中的困境與挑戰,
環境氛圍的緊張與不安。
 
家鄉臺灣和第二個家英國,時差八小時,
生活在日夜不同的時差,
面對每天不可思議的英國社會,
十二年在英國的生活洗禮和心靈鍛鍊,
用藝術創作身體力行和自我修行,
沈澱所見所聞世界。
用瓷土和有同樣所感受到的人,
一起品嘗社會的冷暖,
並且用陶土紀錄敏銳悸動和犀利的想法,
一切都慢慢浸潤地變成陶瓷藝術品的觀察力。
作品肩負詮釋一個亞洲面孔的女性,
曾經生活在西方社會,她且如何生存,
她如何面對。藝術創作的過程,
探討跨文化的衝擊,文化認同的尷尬,
身份性別的意志,以及材料美學等研究。
 
用我自己一片一片的指紋,
創作出屬於我記憶中土地的溫度,
指紋(fingerprints)代表著每一個人獨特記號,也是身份(identity)的一小部分。
每個手指末端的指腹,呈現凹凸獨有的紋路,
借透過食指和大拇指接觸瓷土,
形成紋路的印記,而留在瓷土上的印痕,
成為文曦作品的一部分。
當胎兒在母體中,發育三至四個月時,
指紋就已經形成。兒童在成長期間指紋會改變,直到青春期十四歲左右才定型。
所以指紋是每個孩子和母親的聯繫過程,
象徵血脈相連的記憶。
 
 「土」為大地之母,
因為施力和擠壓的過程而有我的指紋印記,
製作出一片又一片微小的指紋片。
或群聚簇擁,或比鄰並居,
櫛比鱗次的組織每一片,
指紋片透過重新建構和聚焦,
思考自己的血脈與身份的價值。
對文曦而言,每按壓一次指紋在瓷土的過程中,就是一個生命省思(meditation)的烙印,
同時也是一種指端的運動,
透過指腹剖析人事物,
自我、本我、他我的真相。
留在瓷土上的手指紋路,可能清楚,
也可能不清楚,
模糊的指紋尋找失焦的文化認同,
找尋對於臺灣家鄉的愛戀,
用自己的指紋傳達原鄉土地的語彙。
 
文曦目前創作的藝術作品系列有:
<指紋>、<臺灣香蕉>、<湯匙>等等。
以瓷土持續思考當代陶瓷藝術的創作,
並探討家鄉臺灣文化藝術的價值。
從中思考文化價值與鄉土意義,
如何應用瓷土媒材,審視家鄉臺灣的文化,
自己思考的價值,異國他鄉的生存處境。
我的<家鄉臺灣>陶瓷藝術品,是藝術情境,
不是正確的地圖,更不代表正確的地理知識,
是凝視後的抽象創作。
陶瓷藝術品不代表任何政治傾向,
釉藥的色彩也不代表任何政治意識,
瓷土與窯爐結合溫度,
由衷呈現個人對於家鄉的臺灣愛。
 
文曦在瓷土的載體下,充分對話和自在的探討,一切是創作的泉源,使用微不起眼的指紋,
述說著淵遠流長的文化流動,
期待藝術品能與觀賞者,共享心靈的深度脈動。
 
2017年是很豐收的一年。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IAC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cs ) 甄選為藝術家會員,同時獲得<英國高等學位教師執照> (Associate fellow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AFHEA)。隔年,
2018年成為美國陶瓷藝術教育學會會員(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cs)。
三年後,2021年,
很榮幸成為美國陶瓷藝術家協會
(Artaxis)的會員 。

以上資料更新於 英國時間4月18日2022年

若有相關問題,展出機會,收藏藝術品等
請您主動來信,謝謝您!
​www.wenhsichenceramics.com/contact.html
 

 


獎學金

2018年法藍瓷光點計畫  一千元美金整
2018年英國巴斯泉水大學 種子研究發展計畫 
          五百英鎊整
2017年英國巴斯泉水大學國際博雅教育學院
         國際交流計畫 ,交流學校:
         臺灣國際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
         陶瓷工作室五百英鎊整
2013年至2015年 臺灣教育部 
​                               公費留學獎學金  一百萬元整

官方館藏



2021年法國南部蔚藍海岸瓦洛里斯藝術駐村
2020年匈牙利國際陶瓷工作室
2020年葡萄牙阿威羅Aveiro國際陶瓷雙年展
2019年英國巴斯泉水大學
2018年日本滋賀縣甲賀市信樂町陶藝之森
2018年瑞士日內瓦阿里雅娜博物館(Ariana Museum. Geneva. Switzerland)
2017年英國英格蘭布里斯多指南針中心(The Compass Centre. Bristol.UK)
2016年中國富樂國際陶瓷藝術博物館
      (International Ceramic Art Museum.
​         Fuping. China)
2016年臺灣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015年南韓韓國陶瓷財團
     (Korea Ceramic Foundation)
​
私人收藏部分
 
歐洲-英國。丹麥。荷蘭。德國。立陶宛。法國。
美洲-美國。加拿大。
亞洲-臺灣。
澳洲-澳洲。

​節選藝術家聯合展覽
2022年 至2021年 澳洲亞洲當代藝術中心
         (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  
           邀請澳洲環島巡迴展覽:Drawn by stones
2021年立陶宛Janina Monkute Marks Museum
          博物館 Lithuania
2020年捷克布拉格HYB4 Gallery 畫廊
2019年 西班牙第九屆達拉維拉國際陶藝雙年展
                Cuidad de Talavera
                Talavera de la Reina (Toledo).Spain
2018年 斯洛文尼雅共和國國際陶藝展
                 IV.International Ceramics Triennial
                 UNICUM 2018.
                 National Museum of Slovenia. 
                 Ljubljana. Slovenia
2018年 <跨界東方 IAC會員展> 
                臺灣鶯歌陶瓷博物館
2016年<第三十屆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瓷藝術
              獎>30th Gold Coast International
               Ceramic Art Award. Gold Coast City
                Gallery. Surfers Paradise. Australia
 
2015年<第8屆京畿世界陶瓷雙年展 >國際
              競賽展  The 8th Gyeonggi International
               Ceramic Biennale. Icheon South Korea
2015年德國漢堡 <藝術品藝術季 P/ART >
              (Producers art fair) Hamburg. Germany
 
個展部分
2020年 <臺灣文化身份認同>英國巴斯
                The Art Cohort 畫廊
2019年 <瓷土>英國布里斯多時間Hours畫廊
2018 年 <土>英國布里斯多Bristol Better food                    有機商店咖啡館
2017年 <在之中>英國威爾斯工作者
               Workers gallery畫廊
2016年 <漂浮的文字>英國巴斯泉水大學
              圖書館Sion Hill 校區。
2016年 <樂陶陶>臺灣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                  駐村藝術家成果個展
2015年 <文化身份認同陶瓷故事個展>英國
               巴斯泉水大學圖書館Sion Hill 校區

Picture
藝術家:文曦與她的法國瓷土藝術品:金手指
和幸運9 (手工精品製作掛件藝術品)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